• 电话: 010-64734946  64734947   64738638
  • 传真: 010-64738090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从量变到质变 智能工业时代即将降临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7 09:19:23      点击次数:0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众多新型工业化设备相继的产生,什么是智能工业?智能工业是将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

  智能工业的实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渗透和应用,并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智能化的制造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智能工业应用示范工程归纳为: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相关文章》》》》信息物理融合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

  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更为广泛,预计2013年我国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将达到7.5万台。工业各行业将更加重视基于网络、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工业的发展不仅将促进多领域技术集成,推动工业技术根本革新,还将促进形成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新管理观念,引发产业组织模式革命性创新。

  2013年已成为十二五期间众多生产规划实现的关键节点,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和智能产品为典型特征的智能工业将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当前,智能制造在一些集中度较高的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原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行业,得到初步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工业产品智能化,使得制造企业可以基于网络开展在线运维和远程服务等各类增值服务,明显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价值链从制造环节向研发、交易、集成和服务等环节延伸和拓展,并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及相关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未来工业生产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的方向进军,以信息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等为主导的升级方式正在深入其中。那么我国在智能工业升级中又具备那些基础呢?

  国内工业技术积累提供实力后盾

  为开展工业智能工程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一批有自主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软件,并在各行各业不同层次上推广应用,取得了不少成绩;在这些计划中,对工业智能有关的一些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也作了一定的安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实施工业智能工程奠定了基础。

  两化融合战略实施加速工业智能降临,两化融合的进展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制造和服务日益融为一体。

  第二,两化融合的需求保持上升势头,这些年融合效果明显,但实现深度融合目标仍需一个过程。

  第三,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的预算日益精细化,信息化成本控制越来越严,对降低信息化服务成本、改变信息化服务模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信息技术服务商能够以新服务模式来降低服务价格。

  现阶段两化融合工作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已经显现出成效。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开展的两化融合试验区来看,试验区内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了较大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批两化融合试验区2009年至2011年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23%,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82%,重大安全事故伤亡人数年均下降17.8%,相关各个指标都优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

  经过多轮国家科技战略的技术积累以及现在大力推动的两化深度融合策略,都在为未来工业生产智能化升级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国内工业智能前景保持旺盛发展态势。(文章来源:北京德尔西曼www.trustman.com.cn)